一盞清茶的悠悠醇香
穿過15年的漫漫光陰馥郁彌長
緣分的橋梁系着我們
山的這頭和遠方
蘊藏着觸動心弦的力量
近日,曉師收到一封來自大山深處的信,這是一位名叫魯昱穎的女孩寫給我校伟德 官网王俊彥老師的一封感謝信。15年前,魯昱穎在王俊彥老師的資助下安心學習;15年後,本可以走出大山的她毅然選擇回歸大山,反哺大山。
本期老師,您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段溫情的文字,聽聽它們背後那段跨越千山萬水的濃濃“親情”。
我和幹媽的15年
今年是我與幹媽相識的第15個年頭了,還記得15年前,那時的我剛滿10歲,在一個偏僻的鄉村小學普洱縣同心鄉漫海學校裡讀四年級。我家在漫海村的一個寨子上,離學校大約20多公裡,平時步行上學要3個小時。那時家裡的條件很艱苦,主要的經濟來源靠爸媽種莊稼和采松脂,其中的大部分收入都用來供我和弟弟上學。
2005年,中央電視台來我們學校拍攝紀錄片《山那邊的孩子》,剛好在我就讀的班級取景。緣分有時真的很奇妙,我和幹媽兩個原本互不相識的人,因為這部紀錄片“相遇”了。
魯昱穎與王俊彥老師
一次偶然的機會,幹媽看到了這部紀錄片并通過上面的聯系方式聯系上了我的班主任,提出想資助一個孩子上學的想法,班主任向她推薦了我,我與幹媽的緣分便從這裡開始了。後來幹媽告訴我,她特地請班主任推薦一個女孩子,因為她擔心這裡重男輕女的思想嚴重,女孩子更容易失去讀書的機會。
當時我的年紀不大,很多事情不太懂,也記不清楚了,隻知道一位阿姨幫我解決了學費問題,每隔一段時間班主任還指導我給這位阿姨寫一封信。在幹媽的資助下,我順利讀完了中學并考上市裡面最好的高中,最終如願邁入大學的校門。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我第一次撥通了幹媽的電話,我最想與她這一刻的喜悅與她分享。
王俊彥老師前往魯昱穎家
大二那年,我終于來到了南京——來到了她生活的這座城市,幹媽一家人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讓我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溫暖。大四畢業時,幹媽來到我家,幾日的朝夕相處,我第一次我喊出了“幹媽”……臨走時,幹媽和我談心,她還鼓勵我去南京工作。經過深思熟慮,我拒絕了幹媽的好意,決定回家考取公務員,我希望用自己所學回饋家鄉。功夫不負有心人,我順利通過了普洱市的公務員考試,來到距離國界線隻有5公裡——最邊遠最落後的佤族邊境鄉工作。
王俊彥為魯昱穎工作地的老百姓送來被子等物資
這情系了15年的緣分,讓我成為了今天更好的自己,讓我走出大山,也讓我有機會再回饋于大山。謝謝您,幹媽,是您在我讀書時給予我希望和信心,是您在我工作迷茫時開導我、鼓勵我、幫助我。您的存在、您的幫助使我在生活、學習、工作中的每時每刻都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勵志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竭盡所能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謝謝您,我會努力工作、用心生活,成為令您驕傲的女兒。
隔着屏幕的“一面之緣”
讓原本相隔萬裡的她們
有了一輩子的母女情
王俊彥老師用心用情的付出
改變了魯昱穎的成長軌迹
讓她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也用她實際行動反哺社會
這是一位南航老師
在扶貧先扶智的道路上
15年默默的堅守
這也是一個又一個我航老師
鮮活真實扶貧故事的縮影
他們多年如一日
默默支持貧困孩子的成長
他們多年如一日
用心呵護貧困學生的發展
他們以平凡的堅守
講述着最美、最偉大的故事
讓我們一起給王老師和
像她一樣的我航老師點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