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科學研究  科研動态

2021年中國航天日暨中國航天大會空間智能自主控制論壇順利舉辦

作者:孔燕、袁倩倩 審核人: 訪問量:1341發布時間:2021-04-24

2016年起每年的424日被設立為中國航天日2021年第六個中國航天日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航天局和江蘇省人民政府以揚帆起航、逐夢九天為主題,在江蘇南京舉辦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活動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承辦。

423日,2021年中國航天日暨中國航天大會主場活動之空間智能自主控制論壇在南京上秦淮國際文化交流中心順利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宇航學會空間控制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伟德 官网承辦。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包為民,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吳宏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首席總師姜傑、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楊孟飛,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師祝學軍,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長袁利,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姜斌等諸多業内知名專家及代表共120餘人參加論壇,論壇由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總監劉磊主持。

 

袁利代表中國宇航學會空間控制專委會緻詞。他表示,2020年航天事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控制系統在其中取得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智能控制的效果已經凸顯,十四五發展規劃和2023年遠景目标都對未來航天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明确指引和更高的要求,這對航天控制系統帶來更大的挑戰,更需要我們深入理解創新驅動發展的要求,積極推動協同創新平台建設,為推動中國航天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創新發展,為探索宇宙奧秘,增進人類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姜斌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緻詞。他首先對遠道而來的客人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各位專家長期以來對南航建設發展給予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他表示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是推進航天強國建設的重要一年,恰是百年風華,奮鬥正當其時,立足國家戰略需求和空間智能自主控制科技前沿,今天的論壇作為中國航天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将圍繞航天領域智能自主控制關鍵技術開展深入交流,希望通過思維的碰撞能迸發出更多新鮮靈感,産生更多優質成果,共同促進我國航天技術的發展與創新。


包為民院士作《智能控制技術讓火箭會學習》主旨報告。報告介紹了中國運載火箭的發展曆程并對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重點從航天智能技術從航天器的可靠性做起、航天器的可靠性從航天智能控制做起、航天智能控制從會學習火箭做起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闡述了提升航天器的可靠性是航天工程永恒的主題和旋律。提出了會學習的運載火箭具備邊飛邊學終身學習兩大能力特征,本報告在智能控制技術賦能運載火箭的應用方面具備很強指導意義。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副總師張洪華作《嫦娥五号着陸上升智能制導導航與控制》主旨報告,報告介紹了嫦娥五号着陸器上升器制導導航與控制系統組成、液固耦合運動體動力下降智能自主避障控制方法、月球表面智能起飛上升控制技術,描述了系統在軌飛行實施結果。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宋征宇作《上升段飛行自主制導與控制技術》主旨報告,報告從對運載火箭上升段自主制導與控制的技術内涵、特點及其典型應用場景進行介紹。介紹了相關的理論基礎、工程算法和在長征火箭實際應用中取得的成果;并對後續研究重點,以及智能技術能夠發揮的作用進行了展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陳謀作《幹擾下撓性衛星姿态魯棒容錯控制技術》主旨報告,報告針對撓性衛星在軌姿态機動時面臨撓性附件振動幹擾、執行器故障以及時滞等綜合因素的影響,介紹了幹擾下撓性衛星姿态魯棒容錯控制方法,并結合魯棒控制技術設計了時滞相關魯棒容錯抗幹擾控制器,保證了衛星姿态的控制精度,提高了衛星的魯棒容錯控制能力。

 


自由讨論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包為民,中國科學院院士姜傑,軍事科學院國防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陳小前、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馬廣富、天津大學教授宗群、北京控制與電子技術研究所副所長邵會兵等與會專家就航天空間智能自主控制領域的關鍵技術、工程應用等方面的智能發展進行充分交流,共同探讨和展望中國航天事業的偉大未來。


電話:+86-25-84892368 傳真:+86-25-84892368
地址:中國江蘇省南京市江甯區将軍大道29 号 1003分箱 版權所有:伟德 官网 - 伟德全称
書記信箱 院長信箱 紀檢委員信箱

Baidu
sogou